亚富体育·(中国)官方app下载
亚富体育·(中国)官方app下载

—【世界城市日】中国上海:BOB体育官方网站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从全民推动“建筑可阅读”开始丨案例分享⑪—

  BOB近日,联合国人居署官网正式上线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以下简称《上海手册》)。

  《上海手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下,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展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编。《上海手册》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精神遗产,于2011年正式对外发布,自2016年起每五年开展综合修订,每年发布报告。多年来,《上海手册》持续关注城市发展状况,不断更新内容,旨在为寻求创新发展模式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人士提供案例形式的指南,以推动实现更加绿色、公平的人居环境。

  《上海手册》已成为世界城市日的重要知识产品,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的重要工作文件,也是开展多边合作的可更新国际文件。《上海手册》主要收集和遴选各国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优秀案例。

  上海的特殊之处在于,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被这座城市巧妙地转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海派文化”。这种具有较强兼容性的文化,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一种多元混合、叠加和折中的文化,使上海具有复杂而又多样的建筑形态。然而,这座城市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调适过程。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大规模的快速建设阶段之后,上海开始理性地思考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迫切寻找符合上海情况的本地化保护模式。

  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上海已经形成了符合当地历史建筑特点和现实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与方法。但伴随着保护行动的深入,上海也面临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让生活在传统街区的本地居民认识到维护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如何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延续历史街区的生命活力。与现代生活相比,城市中传统街区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面临基础设施不配套、建筑老化、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等居住困难。

  因此,需要对历史街区和老建筑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实现居住功能的提升。与此同时,上海也需要筑牢市民与历史文化遗产之间那道深厚而绵长的情感连接,让市民更懂老建筑,BOB体育官方网站更爱老建筑,更愿参与续写老建筑生命力的新篇章。基于此,上海选择了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历史文脉的接续问题,提出了“建筑可阅读”项目。

  “建筑可阅读”项目正式推出前,上海已经划定了44片历史风貌保护区,并承诺有64条马路将“永不拓宽”。这一举措引发了上海本土作家的创作热情;一些市民读者也开始按图索骥地走访、游历这些街道,在旧的故事里加入新的个人记忆。正如上海女性作家陈丹燕2008年出版的《永不拓宽的街道》一书中所言,“这样,这个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就成为城市生活中可触摸的、可感受的一部分,而不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2017年5月,上海首次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这个富有文学色彩的、对城市历史表达了高度尊重的表述,激起了广泛人群的共鸣与兴趣。专业人士和广大市民自发掀起了“上海建筑”“上海马路”的写作热,由此诞生了大量有关上海历史建筑与遗迹的书籍和网络文章。

  2018年,政府正式启动“建筑可阅读”工作,由市文旅局主导推进。此项目迄今已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完成了若干次迭代升级:

  “建筑可阅读”范围涵盖了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建筑,主要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和保留建筑、现当代建造的地标建筑等三类建筑,包括私家花园洋房、里弄民居、外滩经典建筑等。

  2018年起,“建筑可阅读”从6个中心城区逐步向16个区推进:一方面让更多经过修缮的老建筑对外开放,允许市民免费进入参观;另一方面为老建筑设计“介绍二维码”,即可用手机扫码,通过中英文导览、语音介绍、视频播放、VR互动等方式,阅读建筑背后的故事。至2022年初,开放参观的建筑数量从近百处增至1056处,二维码数量从400余处增至2957处。

  与美团(从事本地零售和生活服务的电商平台)合作,线上征集市民对“建筑可阅读”的建言。活动线万人次,吸引近万人参与。

  与蜻蜓 FM(网络音频平台)合作,邀请市民创作与上海老房相关的音频故事,逐步建立建筑故事数据库。参与活动者年龄最小的仅4岁,最大的80岁。BOB体育官方网站

  与腾讯合作,通过微信平台向市民征集上海建筑的摄影作品,挖掘上海建筑蕴含的动人故事,逐步建立建筑图片数据库。活动页面阅读量近70万人次,累计参赛1万余人。

  与小红书(网络购物和社交平台)合作,联动线下建筑与线上话题,由此产生了多条网红建筑打卡路线。此话题在小红书上累计阅读量达4347万人次,吸引2000余人参与。

  与本地的实体书店——大隐书局合作,举办“建筑可阅读”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评选出十佳“建筑可阅读”伴手礼。

  开展的这“五个民”活动吸引了321家单位或个人参赛,征集到参赛作品一千余件。

  2021年,上海旅游节以“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为年度主题,由二十余家本地视听平台、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共同策划推出了《“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直播以上海晨昏日夜的十二个时辰为经线,以深入申城各处的“城市微旅行”脚步为纬线,以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向观众和听众介绍了全市150多处优秀建筑。

  直播活动中,穿插了多位中外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采访,新天地设计师本杰明·伍德、船厂1862设计师隈研吾、龙美术馆设计师柳亦春等一一讲述了他们对上海“建筑可阅读”的独到见解。旅游节期间,一些旅游巴士化身成为“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线路覆盖黄浦江两岸,途经上海经典的城市地标,配备专业讲解员。“建筑可阅读”正在成为上海重要的文化新 IP。基于此,上海尝试撬动此 IP所能带来的创意价值:其一,每年举办“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过去两年已推出近千种相关文创产品;其二,挑选部分经典建筑开展“一楼一‘套餐’”试点工作,如围绕武康大楼已推出口袋书、BOB体育官方网站雪糕、咖啡、饼干、香薰、BOB体育官方网站主题邮局等创意衍生产品。

  (1)设置统一信息入口,即官方唯一认可的“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使市民通过一站式平台查询所有信息。

  (2)成立“建筑可阅读”联盟,联合六十余家相关建筑业主单位、建设企业、文商旅企业、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社会组织、新媒体平台等,共同推动“建筑可阅读”的创新发展。

  (4)发布服务标准,即《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工作规范》,统一建筑开放、二维码设置等相关标准,未来还会出台市级层面“建筑可阅读”相关管理办法。

  (5)打造全民参与的志愿者队伍,由文化遗产、建筑、旅游、传媒等领域专家、市民和讲解员组成。

  “建筑可阅读”的运作理念逐渐被引入更广泛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推进多年的“一江一河”重点工程。

  考虑到“一江一河”是让人们重拾记忆、BOB体育官方网站感受和展望城市情怀与魅力的最佳载体,该工程借鉴了“建筑可阅读”的理念,在滨水区域的开发建设历程中,一边深入挖掘沿岸的历史遗存,一边高度重视可阅读的历史建筑和现代生活的衔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在历史遗产中嵌入新的文化艺术功能。例如,徐汇滨江一直坚持“文化为先导”的建设原则,通过改造、活化老厂房打造系列美术馆、艺术设计机构,码头废弃地改建公共绿地,原上海水泥厂旧址利用、改造飞机制造厂车间,形成上海西岸音乐节、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浦东新区注重以工业遗存为载体,努力打造黄浦江东岸文化集聚带,原有煤仓及其廊架改造成的艺仓美术馆,上海船厂造机车间改造成时尚艺术中心,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作为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馆已改造完成并对公众开放;杨浦滨江注重充分挖掘百年工业文化底蕴特征,通过加快完成永安栈房、毛麻仓库、烟草仓库、明华糖厂等历史建筑的修缮利用,提升旅游、文化、体育、博览等复合功能。

  SDGs11.4提到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该目标凸显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但也可能让遗产的形象趋于狭隘化,简单地等同于快速城市化的“被动受害者”,始终需要得到保护,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对历史建筑等遗产的保护,进行了创新性的本地化努力,强调遗产应该被充分置于人们的生活情境之中,并用文化的方式成功激起了本地市民对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兴趣。

  通过活动,上海本地的作家、艺术从业者、专业学者、市民、企业等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建筑史料的收集、汇编、写作与传播工作。专业人群采用了文献调研、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多样化的方式记录建筑的真实设计信息与历史信息;非专业人士则在这些史料基础上不断添加与建筑相关的生活记忆和情感信息;还有许多市民化身成为为外来游客讲述建筑故事的志愿者。市民从建筑的“参观者”“阅读者”,逐步转变为建筑的“守护者”“解读者”,最终成为活化和振兴历史街区的“推动者”。

  2021年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上海市民纸质阅读率为92.63%,数字阅读率为 91.90%;76.54% 的受访者认为阅读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加上近年来“大阅读”概念日渐普及,人们越来越认可阅读已从单纯的文字纸本阅读扩容至多维度的阅读方式体验。基于这些本地化的前提铺垫,上海市政府选择将阅读对象从书本推演至建筑。

  通过多维度的阅读方式,包括与建筑相关的书籍的阅读、与建筑相关的音频的“听读”、与建筑相关的网络互动,上海进一步加深了全民阅读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量本地作家、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史学家等专业人士的参与创作和传播,因此大范围地加深了市民对历史文脉的理解和建筑美学的熏陶,有助于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

  “建筑可阅读”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IP,与旅游产业、创意产业进行了结合,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市政府一方面利用此 IP 构建特色旅游路线、开发周边文创产品;另一方面,上海通过发布“建筑可阅读”官方形象标识,提炼出了体现独特内涵的上海城市形象视觉符号,树立起了新的文化品牌,也为讲好城市故事提供了新的渠道,为上海的对外宣传提供了新的可能。“建筑可阅读”活动始终强调上海的老建筑是应该被置于整体街区之中、置于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中、置于城市从过去到未来的发展框架中来加以“阅读”和欣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推广和宣传上海的建筑,就是在宣传上海这座城市,得以让全世界了解这座城市的渊源、精神和品格。

  原标题:《【世界城市日】中国上海: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从全民推动“建筑可阅读”开始丨城市案例分享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我要下单